什么是书法家的“文化素养”?

作者: 来源:网络转载 录入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4年12月14日

   书法家的“文化素养”表现在哪里?不少文章都说要看作品的文字内容是不是自己的诗文,有没有错字,或自己的文字内容和落款中有没有语病。愚以为,上述这些都是书法家文化素养的一个方面,但却不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是要看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格调和精神气质,以及由此而透露出来的作者的艺术眼光和创造力。

 

   作为书法家,最基本的文学素养还是要有的,起码作品文字内容没有错字,落款文从字顺,没有语病。但不一定非要能够写诗填词。因为书法和文学毕竟不是一个门类,所需要的才能也不一样,不能要求书法家有书才之外还一定要有诗才。要求书法家都去写诗的结果,就会让很多没有诗才的人把自己的“大白话”诗、“顺口溜”诗搬上书法作品,一看作品也许写得还不错,但一读内容却会倒了胃口。那样我们的书展可真成了惨不忍“读”了,还不如写点唐诗宋词的好。更重要的是,书法家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诗人,而是为了提高做人的品位和作品的质量。西汉杨雄说:“书,心画也。”清人刘熙载说:“书者,如也,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,如其人”。马克思说过:“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自我的外化”。即我们常说的“字如其人”。书法家文化素养的高低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,或雅或俗,或文或野,或古或今,或刚或媚,或正大或小气,或振作或萎靡。只不过有时显,有时隐,甚至有时在表面上会有截然相反的表现,比如有的人明明猥琐却故作大气,明明内心低俗却强作文雅。然而正如鲁迅先生说:“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,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”,作者的品位和精神气质终归会在作品中透露出来,逃不出识者的法眼和时间的检验。

 

   书法家的“文化素养”从哪里来?当然要从读书而来。苏东坡说:“退笔如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”。书法艺术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非常紧密的艺术门类,首先要读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。书读得不在多而在精。孔子云:“学而不思则罔”,读书要多思,在思考中真正理解其中的精要,并入脑入心。而更重要的不在读而在做。古人云“知书达理”、“道德文章”,就是说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做人和做事的道理;视“道德”和“文章”为一体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摈“道德”于“文章”之外,就等于抽掉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。中国古代优秀文人往往 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 以天下为己任,他们的胸怀是宽广的,他们的书法也必然表现出正大气象和高雅格调,正如《宣和书谱》所言:“颜真卿之笔,凛然如社稷臣;虞世南之笔,卓乎如廊庙之器;以至王僧虔之字若王谢家子弟;是岂独由外入之学?其性以成之也,固有自矣。”是说他们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是由于外在原因,而是因为各人本来的性情所致。同理,历史上的那些奸佞小人,如蔡京、秦桧之流,包括南宋的逃跑皇帝宋高宗,书法也必然是小家子气。有人说“宋四家”中的“蔡”原为蔡京,我却不以为然。前一时在报纸上见到了蔡京的一幅书法,不仅气息猥琐,而且用笔多有不到,如果将他列入宋四家,那真是有辱书法艺术。

 

    文化素养不够的人,往往缺乏较高的艺术眼光,看问题没有深度。即使在书法上有很好天赋的人,如果缺乏文化的滋养,到了一定层次后也会失去方向感,很难再有所进步。有的人书读得也不少,甚至给人“满腹经纶”的感觉,但由于只是出于实用主义、功利主义的目的,为了“摆样子”,“撑门面”,作为炫耀的资本,读书和做人完全是两张皮,内心深处依然是世俗江湖或一己之私的小天地,当然就很容易导致艺术眼光肤浅,看不到自己作品的结症所在,也就不会有很好的创造力。即便有时有所谓的“创新”,也往往是在表面上的花哨和小打小闹,小气、俗气和江湖气就必然会或隐或显地体现在作品中,他们的书法要想真有新意和书卷气,怕也难。

 

   傅山有云:“作字先做人,人奇字自古”。此言甚善。
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